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南菁高中近期开展了第二次集体大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精准分析、靶向施策”为导向 各教研组围绕“三个年级精准把脉”的核心思路 立足学情数据,探讨教学改进策略 从高一衔接转型到高三备考冲刺 从学科基础夯实到高阶思维培养 教研组深入研讨、群策群力 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聚焦三个年级的月考考分析 各年级均指出,试卷遵循新课标, 选材新颖且有深度,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高 暴露的共同问题包括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高阶思维与探究能力不足 答题套用模板、作文缺乏思辨性 备课组提出改进对策 严守课堂主阵地,提升授课与讲义质量 加强集体备课与青年教师培养 讲评需更具针对性,写作教学应重思想轻技法 并要走近学生,平衡教书育人 加强各年级交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数学组围绕“精准分析,有效提升”主题 高三年级围绕“一轮复习应从解题走向思维” 结合高考考情做好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高二年级围绕“课堂教学要凸显思维培养 关注运算能力的培养”,强调讲练需平衡 注重通性通法,规范解题步骤 高一年级围绕“学生需求为中心,问题解决为目标” 要更多了解学情,为“准”而教 教务处管利民副主任强调团队合作重要性 重视过程,多维度进行教学研究 正高级教师过家福老师强调四个转向: 从教学生学转向引导学生学 从讲多少转向学生获得多少 从解题教学转向思维培养 从学习解题转向能力培养 三个年级精准把脉 高一关注初高中衔接与思维转型 高二着力高阶思维突破 高三针对抽象概括能力提升 基于诊断,各年级制定特色方案 高一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以智慧教学与外刊阅读构建思维训练场 高二通过限时训练与错题追踪搭建能力脚手架 高三凭借错题重做、专项指导与写作升格锻造备考利器 结合视导情况建议课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对课堂教学行为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高一、高二、高三以及书院部 分别就阶段考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反思 戴加成副校长强调要智慧运用平板等电子设备辅助教学 高三年级需科学保持复习节奏 保持并扩大本学科在大市的领先地位 他勉励年轻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快速成长 教研组长王飞老师确立研讨主题 “一月一个样,二月不一样,三月大变样” 高一年级备课组长刘辉主任汇报了近阶段教学情况 对部分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 为后阶段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高二年级备课组长蒋敏老师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细微分析 针对有机合成中条件的选择提出让全组教师讨论的话题 高三年级备课组长符晓东老师 结合目前高三一轮复习的阶段结果 提出对学生的培养要有个性化的要求 强调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点和知识面的融合 最后房金宝主任总结 明确性的“四精四有”要求 对学科竞赛和年轻教师的培养 及发展给出持续性和创新性建议 袁燕、刘颖、张玉林三位备课组组长 先后对三个年级的10月检测质量进行分析 以数据为依据,全面剖析了现阶段教学的优势与问题 生物学科教研组长程明老师结合考情分析内容 通报了无锡市教科院督导评价情况 为教学改进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教务处主任徐建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强调聚焦教学质量与教学创新 推动生物组教研工作稳步前行 高一备课组长黄正芳老师 精研数据找方向,关注优生培养、后进生转化 高二备课组长周林松老师 把脉堵点探良方,结构化默写夯基础,梯度化练习强思维 教研组长刘志洋老师 剖析高三联考,提出“高分不足”之困, 强调分工协作、守正创新、破高与抓低并举的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备课组长颜小华老师分析江浙皖联考情况 提出高三历史备课组将 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加强课后辅导答疑 深入研究高考真题 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高二历史备课组长李煜龙老师 下阶段高二历史备课组将 进一步规范学生答题与表达 精准帮扶后进生,加强读背的及时检测 高一历史备课组长王昌立老师 试卷命题符合高一学情 重视基础知识的检测 下阶段将继续提升课堂趣味性 落实教学计划安排 三个备课组长分析了各自备课组的月考情况 反思了前一段时间备课组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 高三备课组长徐海龙老师从江浙大联考 平均分、小题分、学生典型错误方面 分析了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 并与联考学校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找出不足之处 进而布置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最后徐悠校长肯定了地理组现阶段的教学工作 期望全体教师充分备课 抓好课堂教学,做好培优补差 青年教师要博采众长,提升专业素养 本次活动与山观高中信息组联合活动 教研组长蒋丽萍老师 强调以“问题驱动、数据支撑”为核心 既要扎实保障基础运维 也要积极推动AI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备课组长王震老师 围绕学科教学核心目标提出具体教学要求 并分享了实用的技术辅助技巧,助力教学效率提升 周新老师则立足学校发展愿景与信息化建设特色 鼓励全体教师勇于探索实践 共同构建富有活力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围绕四方面展开: 一是运动会复盘 针对裁判判定存疑、报名人数下滑等问题, 明确完善裁判培训、增设趣味项目等改进方向 二是10月体质测试月体育课 实施分班教学 拆解高阶技能并设计跳远课程模块 重点督促学生锻炼与补考 三是音体美各项全国、省、市比赛进程 推进资格审核、教练分组训练及参赛保障工作 四是教研组会议改进 引入“影视飓风”复盘模式与在线文档协同 提升会议效率 本次教研活动是又一次教学智慧的碰撞 各教研组立足数据、聚焦问题、共商对策 充分展现了南菁高中教师团队的 专业素养与进取精神 未来,南菁高中将继续 以教研为引擎,以创新为动力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文稿:教务处 编辑:夏吉洁 审核: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