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青春励志旅,扬帆远航研学行” 金秋十月,南菁部分学子齐聚北京 在为期五天的研学旅程中 他们不仅将叩问顶尖学府的学术殿堂 树立青春理想与实干梦想 还将漫步百年古都的人文胜迹 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这是一次贯通古今 连接未来的行走课堂 旨在让青春理想在天地间扬帆起航 初秋晨光微亮,风带露水清新 少年身影轻踏晨辉而来 服装统一,朝气盎然,有序登车 车内笑语交谈研学计划 分享往日见闻,安静自习 合影定格青春,文明用餐尽显温雅 列车停靠北京南站,抵达目的地 漫步北航校园,建筑藏航天浪漫 学子驻足观察、低声讨论 校园是航天梦序曲 博物馆是生动教材 入馆见展品,件件载厚重历史 游览校史馆,展北航成长画卷 1952年建校,今成航天顶尖学府 育航天院士、输万计人才 显“为国铸器”担当 学术会堂开营,雄壮的国歌起 歌声藏热爱与壮志,航天梦种北航 开营余热未散,两场分享接踵至 陈志英教授 以学校历史知识为基 以丰富知识储备为辅 以风趣语言为为工具 将北航精神传递 曲乐老师招生政策宣讲 话语朴实有力 直击学子内心 学子暗暗立志 航天梦想萌芽生长 夕阳漫过餐桌,香气漫溢鼻尖 薄饼轻裹烤鸭,脆皮油润鲜香 细品京味醇厚,笑语满盈席间 研学时光尽是欢畅 走进北航校史馆,“空天报国”的字样便深深印在我心里;博物馆里的战机模型,让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有了具象模样。教授的讲座更让我震撼,原来每一次航天突破,都藏着无数科研人日夜的坚守。这次研学不仅开阔了眼界,更让我明白,少年当立凌云志,未来要为祖国空天事业拼尽全力。(高二21班 彭 朵) 柏彦故地,微微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踏入北航博物馆,仿佛穿梭于中国航空事业的时光长廊。从初教-5到歼-10,每一架战机都凝固着民族的飞天梦想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魂,站在长征火箭模型前,触摸到几代代人为国奉力筑梦大国航天梦的温度。那份永不言弃的航天精神,从北航滋养向全国,在钢铁羽翼间生生不息,亘古永恒。(高二21 徐若涵) 推开北航校史馆的玻璃门,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飞机发动机零件将我们带回1952年建校之初。学长学姐们指着一架复刻的“北京一号”模型,机翼上褪色的油漆诉说着当年师生用算盘计算空气参数的艰辛。科技馆内,歼-15的等比模型令人震撼,——瞬间将课本上的“升力系数”具象化。陈志英教授讲座中,他手持飞机模型演示湍流控制,叶片表面荧光流动轨迹如星河倾泻,印证了“航空是实验科学”的箴言,这一刻,“空天报国”不再只是校训,而是穿透时光的接力棒。(高二21班 孔姚棵) 一程山海 一程收获 首日日研学落幕,却非结束是开端 北航氛围、航天精神、博物馆展品 种“星辰大海”种子 后续研学时光,学子将继续探索叩问 让梦想更清晰,让青春绽光芒 文稿 | 徐天驰 编辑 | 夏吉洁 审核 | 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