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体育原生APP|wellbet手机官方网站|吉祥坊wellbet最新版

“说是骗过来一个人收了10万就给我抽3万,我现在怀疑,网上那些发广告的,可能也是在赚这个‘中介费’。我们不能替你们在前线保家卫国,但我们愿意成为你们最忠诚的后盾。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岁末年初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看好自己的“钱包”,避免财产损失。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读书感特辑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读书感特辑

编制人:胡乐乐 马雪雯

编者按:阅读一本好书,就犹如与智者进行对话。寒假里同学们已按照要求阅读了推荐书目,将自己浸润在经典文学作品之中,接受美的熏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书感悟。现选编其中一些优秀篇目,供同学们学习借鉴。一篇优秀的读后感,离不开“引”“议”“联”“结”这四个字。“引”即适当引用原文内容,亮出自己的观点;“议”即议论文中某些内容打动你的原因;“联”即联系实际,论证观点;“结”即总结观点,升华主题。让我们一起带着思考去阅读,让读过的每一部书,因深入思考与应用,变得更有意义!

 

生命,充满挣扎

——读《哈姆雷特》有感

高一(1)班  朱清凌

美满的家庭,因父亲的死亡而破碎;王子的心灵,因阴魂的密语而挣扎。

哈姆雷特,曾是一个善良的理想主义者。父王之死,打破他生命的平静;阴魂诉说,掀起他复仇的行动。拥有一起幸福的他,一下子从云端跌入深谷。敬仰之人的嘱托,改变了他对母亲的印象,也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节奏。

质疑,成为他的第一态度。

他质疑母亲,质疑爱情,质疑人性,质疑一切。他虽是为真相而装疯,但他也近乎一个真正的疯子。父亲的死给他深重一击。对于对权势和财富贪婪追逐的叔父,他深恶痛绝;对于改嫁的母亲,他难过并愤恨;他质问奥菲丽娅“你贞洁吗”,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懑与悲痛。

他在生活中挣扎,用疯来寻找真相,也在逃避一切。他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就连他一贯信任的霍拉旭,也被迫一遍遍地发誓。那个时候,为父王报仇成为他生活的唯一支柱。正是这束光,让其在浮浮沉沉的挣扎中,仍能呼吸。

“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清扫,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思考燃烧着他的思考,而复仇牵扯着他的理智。他无法左右命运,他必须选择。

对父王的敬仰,成为他复仇的基石,而人性与命运,决定他必然走上复仇之路。无论生死,他都会坚持到底,因其品德,因其选择。

他完成了复仇,缺也倒在了那个沾满鲜血的舞台上。

这是一场悲剧,也是一场喜剧。

悲于他与仇人共赴黄泉;喜于他的死去——他若活着,还要挣扎,因为他已失去了几乎全部,只有复仇成功才能让他释然。

他在挣扎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人生处处是挣扎。“活得好,还是别活下去了”,道尽人生之苦。美好的理想与无情的现实,总有冲突让我们无法跨越。多少人美好的青春梦想在现实的碰撞中,散落一地。梦醒时分,幻灭感打碎了一颗颗勇往直前的心灵。被书本卷住、被工作卷住、被责任卷住、被压力卷住,卷入生活的最底层。在挣扎中,努力地抬头看。成绩、项目、贷款、医疗……一个个痛苦压在生命的肩上,让其须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挺直腰杆,向前迈进。

有人迷信命运,沉沦于挣扎之中;有人坚信自我,誓要冲破天的限制,在纠结中杀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无论哪个选择,都是自己的珍宝。但不放弃挣扎,像哈姆雷特那样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使同归于尽,也物有所值。

“哈姆雷特不是你,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

在挣扎中,给自己一个生命的答案。

 

天地之线

高一(2)班  蒋旭桢

或许读过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同学来说,这个标题并不陌生,“天地之线”共有三条,第一条乃黄河,二乃长江,三乃400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可以是长城)。我还未尝有幸去读《文化苦旅》,而是在《山河之书》的第一篇目认识了这个词。

在《山河之书 杭州宣言》中余先生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

“放弃描写,只说杭州之美是怎么被创造,被守护的。”

有人说,因为杭州的美已经被华丽辞藻写庸了,写俗了。而这样的试验也只能在杭州身上显得合理。

我说,对,而不对。

杭州地处中国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京杭大运河南端,介于北纬29°11′—30°34′,东经118°20′—120°37′之间。可见长江在其北边而且西临太湖水,在“第二条线”南边。坐拥水汽丰沛的地理位置,水便是杭州生态的起源,这一点和苏州类似。而杭州最著名的水便是西湖,同时,它也是让建设者最头疼的区域。杭州的西湖水不便之处是泥沙淤积导致湖水减少,处在湖中心或是伸入湖中的泥岸上生长芦苇和众多水生植物,弄不好,就会像太湖水当年“臭名昭著”

余先生在书中着重纪念了三位杭州的水利工程师,一是钱镠,二是白居易,三是苏东坡。在这三人的治理下,杭州的“水”算是安稳了。并且在杭州一代代治理人的实干努力下,“水”也成为了杭州的文化地标。

“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这个道理,一直被杭州雄辩地演绎着;雄辩到,连最伟大的诗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而是立即成为了生态救护者。”余先生的这句话把杭州写伟岸,写气派了,把杭州的水灵的女子气写成了征服诗人,乃至人类的象征。

杭州绝大多数的水文化,是由西湖水承载的,也是由西湖水推动的。经过多轮的水利改造,西湖上留下了著名的白堤和苏堤。从此,西湖就是苏东坡笔下的“西子”,而杭州就是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

杭州的文化发展得如此富有特色,归功于建设者对生态保护的用心。放眼再看,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生生不息的人类群体,原因显露在汶川大地震中那善良与互助。再看人类,《流浪地球2》中说,人类只有团结才能生存。可见,一切存在以及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自身,不是虚无缥缈的文化,是生态,是人心。我认为:美丽是基础极度发展的产物。

回头看看,试验绝不仅限与杭州,世界生态良好的地域都有实操性,其建设者则更要受人类尊敬。

中国的天地间,有三条线,他们分别掌握了两个文明点起源于同一大陆文明的分化;杭州的山水间,有三个人,他们演绎了杭州山水的生态进步,他们是白居易,苏东坡,特别是钱镠(liú)(liú)应受中国人的尊敬。

 

此生何须如夏花

——《活着》读后感

高一(3)班  何蕴霖

常说,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毕竟希望可能就在前方。

但事实却往往并不如意。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前方在哪。是咫尺天涯,还是真正的触手可得?没有人知道答案。

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有人生来有万贯家财,是一张定点导航,所需要做的不过是揣着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奔向家族为之定好的航标;有人生来中庸平凡,乃至穷困潦倒,只是听由他人言说世界精彩,像是拥有了一张散点地图,在人生中无目的地四处闯荡,希望自己是天选之子,能够在仅有一次的人生中选对方向,发掘到穷其所有追寻的宝藏。可惜,哪有那么多天选之子。小说中逆袭的主角,也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笔耕不辍的作者心中的幻想罢了。

有句话,叫“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此话不错,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绽放绚烂,也都有选择归属的心念,落叶归根。但这不过是过程而已,结果如何,有时不是世人所能把控的。

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为了活着而活着,才是世间常态。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活着》一书中,徐福贵历经沧桑,饱含风霜,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行走在田埂地头,沐浴着十里春风,所有的一切如过往云烟,所有的一切都留在过去。

起初福贵是幸运的,生来就是少爷,有美丽善良的妻子家珍,无奈他嗜赌成性,输掉了家产,赔掉了尊严,父亲因他伤心不已,意外过世,而后福贵悔改,虽然一贫如洗,但是他勤勤恳恳,开始耕地,然而,穷困之中,母亲生病,于是福贵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走做了壮丁,接着,他被解放军所俘虏,最后福贵终于回到家乡,母亲却早已离世,妻子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后来,儿子有庆因为抽血过多离开人世,女儿凤霞因为生子不幸死去,妻子家珍患软骨病干不了重活,最后安详地走了,女婿二喜意外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多了豆子撑死……所有的人都相继死去,只剩下福贵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牛相伴。

人生的苦难,在《活着》一书中的有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庆是徐福贵的小儿子,他喜欢跑步,鞋子经常穿坏,为了节省鞋子,冬天光着脚就去上学;他喜欢小羊,爱护它们,每天割草喂羊,最后小羊被生产队杀了吃肉;县长夫人急需输血,他第一个跑到了医院,但没想到却被活生生的吸死在医院。福贵瞒着妻子把有庆埋在了村口,有庆是可怜的,而福贵更令人感到悲怆。

这是人民与腐官之间的矛盾,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人不该被道德绑架,绑架者比被绑架者更为卑劣。人民为了活着而活着,而种种外界的施压更是摧毁了活着的唯一动力。当活着没有了任何意义,死去才是一种解脱。

福贵一次一次遭受苦难,看到曙光,转瞬又被推进痛苦的深渊,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

如作者之言,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没有幸福是永远,没有痛苦是绝对。所谓命中注定,不过赌上余生。

因而生不须如夏花般灿烂。明白为何而生,依其而行,便是圆满。亦不必怨天尤人,很多事就是别人的不对,不苛责于自己,不苟活于当下。我们巧合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与其卑躬屈膝乞他人一悦,不如许自己一开颜,笑着走过生命旅程。

但若草芥拒风雪,何羡夏花向阳生。

 

以恒心慧心助力守正创新

——读《中国文脉》有感

高一(4)班  花铭蔚

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总能在漫漫历史尘埃中觅到不同的色彩。流连于《诗经》中的秦风颂雅,匆匆走过汩罗江畔的风骨背影,驻足在太史公笔下的千秋史记,停留在盛唐的妙词锦句……中国的文学似一片叶上的脉络,曲折的主干延伸出细小的分支,撑起这片生命;有如奔涌的大江,以碧水孕育华夏大地。如今,我站在大江之畔,回望历史,思考这在当代如何将这份文脉延续下去。

文化,在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然成为国家间参与竞争的要素之一。老子在书中曾提到过一种官职,其职责即看管皇室库房的奇珍异宝,是为守藏吏。如今,在科技竞争的同时,如何做好一名守藏吏,让文化实力助长民族底气,就需要让守正与创新共同发挥作用,让文化在筑牢根基的同时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创新与守正不是凭空出现,说到做到,守正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冥顽不化,不是刻舟求剑的死板生硬;创新不是南辕北辙般的毫无目的,也不是画蛇添足般的凭空捏造。守正需要的是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创新依靠的是和而不同的慧心。只有将恒心与慧心合二为一,才有可能守护得住文化根基,创造得出文化得生机与活力。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发掘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半块残缺的黄金面具与全身包裹黄金的金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某网站的博主“才浅”在经过仔细的观察,多次到博物馆近距离参观后,开始着手于用一块整金复原面具的完整面貌,数十次的煅烧,千万次的捶打,让数千年的辉煌时光重现世间。在铜版上练习数周,两次奖已展平的金版煅烧重造,只为将金杖上的精细刻纹还原。持之以恒的努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创造性的发现在金版两面同时雕刻更符合金杖上的痕迹,打破了此前专家对单面雕刻的猜想。当官方邀请他去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时,他以能力不足婉拒,于是继续投入手工创作。正是他守正,创新,再守正,再创新,以开天辟地的智慧之心,让原本残缺的一段历史,原本成谜的一道工艺,以新的姿态穿过千年的尘埃重新展现再世人眼前。

守正与创新不仅仅靠个人,更需要依赖大众的推进。已经度过了六百年沧桑的北京故宫,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红墙一隅的修复室中仍保留着原始的修复方式,却增加了更多的科学仪器。当修复者将一尊佛像的手指用新鲜的手工制漆填补完整,北京与台湾的两份《富春山居图》跨越山水合璧;当师父正手把手教会徒弟传统的修复方式,故宫的初雪以为宫墙带来大批的游客。《上新了·故宫》既为美院大学生带来创新机会,更让故宫的文化气息化为新鲜的血液注入社会潮流;《故宫·口袋工匠》更是利用手机小程序宣传这座宏伟的殿宇的建筑方式,让群众用一个个益智游戏激发起传统建筑学的兴趣。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恒心慧心为其不二法门。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将其凝合为一,以恒心扎根守正,以慧心助力创新,将守正创新运用到文化保护中,运用到更多领域中。

 

 

读《杜甫传》有感

高一(5)班  刘卓尔

杜甫是唐朝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动荡的国家和涂炭的人民。

杜甫的一生就是一个心路历程。从早年豪情壮志到长安十年后的忧国忧民,从懵懂走向成熟。这其中环境对他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大的环境下,杜甫的本心与良知被激发,成为了撰写“诗史”的“诗圣”,成为了人民的诗人。

杜甫的为人民倾吐心声,并非不明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通透”。在太平盛世,国富民安的时候,这么做诚然有些道理。可是一旦社会动荡,生活变得水深火热,国家就不仅仅是显赫与富者操心的了。到民不聊生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一份社会责任感,都要心系天下。当人们团结起来的时候,国家的力量才会喷薄;只要有人揣不良之心,平天下的希望就会渺茫几分——那个从马蹄铁上的钉子到亡国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是为顾炎武口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杜甫生在乱世,看到国疆崩丧,兵荒马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景,岂能压得住心中的怒火与苦闷,放任天下不管,放任人民不管?

杜甫思欲报朝廷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并非“愚忠”和“迂腐”。含羞草受到了外界的刺激会合拢自己的叶子,兽群遇到危险会挤在一起,人们在灾难面前会跪下来祈求上苍,这些都说明了人同任何生物一样,在遇到危险时总会渴望回到一种被奴役的状态。杜甫面临安史之乱的人身危机和国家兴衰的更替,别无他法,只能向朝廷求助。他知道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平息一整场叛乱,况且他那时还对朝廷抱有一丝希望,因此他选择报效朝廷既是一个最稳妥、最现实的方式,也是人性的正确驱使。退一步来讲,用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也是研究历史的大忌。试想,在那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时代,杜甫怎能不受环境的影响,怎能不形成“忠君”的浓厚思想呢?要是他思想反帝反封建,要推翻统治,那他还能有半点人身自由可言吗?在明清,连文字狱都司空见惯,更何况反对君主专制?况且那时推翻统治只会让天下更乱,人民更苦。因此杜甫的忠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毫无半点“愚忠”和“迂腐”可言。

不能否认,杜甫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他本人也有一些缺陷,好在瑕不掩瑜,杜甫的天下心将永放光芒。从意义上来讲,杜甫应该是我国第一个人民诗人。他牺牲小我以成大我,苦心孤诣以诉人民之衷情,这种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的。同时,杜甫的诗作从民众的角度渗透了宏观的历史发展,不仅就历史研究具有价值,还向我们流露了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人对战争、对社会发展的主观情绪。

杜甫终于不朽,而且任何批判和非议都无法阻止其不朽。

 

捧出一颗赤诚之心

高一(6)班  张子姸

 “正常人务实,要算得失,也就不喜欢不愉快的记忆,哪怕这记忆可以对比出他们短暂的幸福,却会消磨掉他们大多时间和感情,总不值当。”

计算得失,逼着自己去看向那架天平,通过缜密的考虑,不断加减砝码,让它偏向自己。《月球》中,无论是心中与任何人都保持距离的彭老师,还是最终选择离开的陈鹏远,都在计算中藏起自己的心,情感已然成为筹码,获得与付出都是为了换取最小的损失。不再为自己的心而活着,缤纷的生活似乎成为空白的草稿纸。

可书中的彭父却成为不一样的烟火。妻子离开后执意不续弦,宁愿独自思念;初识樊大花,只听他空口说曾经是自己附近公社的知青便相信了,甚至吐露衷肠,聊起尘封的过往。他何曾不知道社会上常有骗子出没?却只轻描淡写一句“我没什么好骗的。”他在与他人交往时,把自己当作百宝箱,可以不顾一切地倾倒与容纳,永远捧出一颗赤诚之心。无论是假意换真情或是真心碰真心,无所谓。

现代社会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不顾一切的赤诚,可以以与一个新朋友真正交心,可以言说心底的情感可以不害怕被欺骗地付出。不必整日计算权衡,听从本心而已。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过去的乡村是熟人社会,人人相识,无需戒备。而当今,每日遇见许多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缺少熟悉感的桥梁,交往变得隔膜。没有人愿意先撕开面前的轻纱,不敢面对真实的对方,害怕梦境外的真相,害怕损失,无论是情感上或是经济上的损失。自愿成为损失者的人少之又少,于是人们渐行渐远 。

的确,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为了生存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社会产生交集;但有时,人人却又都是孤岛,无人互诉衷肠,人人有所保留。朋友间甚至如此,陌生人间更加冰冷。

用真实的身份,全心全意地对待一个陌生人,去言说内心深处的想法,听来恍若童话。

这个社会需要真实的心灵之音。缺少孩童间最真挚的对话,仅剩成人间最缜密的计算。真心也许被辜负,但真挚是永不过时的浪漫。

像黛玉,不顾一切地爱,把自己的整颗心都付予了宝玉,多么动人!这高昂激烈的赤诚之歌已回荡百年,今日之人确该侧耳倾听,去感受这痴狂。

人活一世,从来不该只有无尽的算计。大梦一场,最难得是失控。我们正缺少了捧出真心的勇气,于是唯唯诺诺遮遮掩掩。

去吧,去抛开一切算计,去点燃你与生俱来的赤诚,去真正活成自己!

 

抗而舍己幸,抗以护众福

——读《鼠疫》有感

高一(7)班 承忆楚

天有不测风云,当灾难降临,人间生活便如玻璃花瓶被猛然击碎,幸福如瓶中之水一般不断流走,多少人想与这突如其来的厄运抗争,而抗争的代价亦是不菲。于是,痛苦的犹豫、艰难的抉择,绊住了人们的双脚,直到那生活的瓶中空空如也,被绝望的气息充塞。而当我翻开加缪的《鼠疫》,却欣慰地发现主人公里厄医生在“疫魔”叫嚣之时毅然选择了“逆战”,也终得到了那份迟来的平静,守护了一方幸福。

“抗争”是照彻全书的光芒,当鼠疫肆虐,横冲直撞疯狂撕咬奥兰人民的躯体,当荒诞与绝望蚕食着人性,里厄医生挺身而出,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不屈不挠的与病毒博弈,他们是真正的勇者。当时“天地晦盲,草木蕃殖,阴阳反背”,天地都晦暗无光,他却非要用真理和正义的光芒刺穿黑暗;生活碎了一地,他却偏不颓丧不绝望,坚决要将他们一片片的拾起,拼成过往美好的模样。此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如何不令人敬佩?

“抗争”轻而易举吗?不,代价总是惨痛。里厄医生没有犹豫过吗?不,他也曾困惑痛苦。为了反抗“疫魔”,他不断地在失去,也有无数的个人幸福滑向了消逝的边缘:病人在他面前死去,朋友在他身旁倒下。妻子在遥远的地方独自面对生命的尽头,而里厄几乎不能去看她最后一眼。他的母亲已经年迈,自己为人子却无法床前尽孝,陪伴照顾。亲情友情甚至生命似乎都被里厄置之度外,以致于他自己也不得不说,“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人们为他舍弃自己之所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抛弃了自己之所爱。”然而,他清楚地知道,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若这代价是个人之小幸,不如弃之若履。因为若消极无抗,众之大福也会被灾难夺走。这是无解的命题,既然无解便不解了,“那我们就尽快治愈别人吧,这是当务之急”,里厄终于得出了结论。

有人说里厄的反抗是不值得的,毕竟“疫魔”强大,面对死亡,众生丑态毕露。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大厦将倾,狂澜既倒,未来已经成为那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虚无缥缈。里厄也为此失去了太多。但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总有人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扶大厦”、“挽狂澜”。里厄更深切地了解“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所以他用医术抗争、用心血抗争,疗治躯体更疗救精神,“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得奥兰小城,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致于吞噬人心。”而且,他从来不是一个人,《鼠疫》中强调了“他”,更强调了“他们”——以里厄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更何况除了失去,里厄们的“争”真的一无所获吗?不,他们得到的也恰是幸福:整个奥兰城的平静与幸福,这些难道不是更可贵吗?那些政客、小人、奸商什么也不想失去,甚至还想谋取利益,可也许他们的亲人连同他们自己也会成为病人,成为逐利的受害者,到那时幸福要走,他们拦得住吗?

幸福与抗争从来不矛盾,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权衡“小跟大”“舍与得”“个和众”。当“五四运动”的潮水涌动,年青的生命覆于镇压的枪口,而政府终未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林觉民《与妻书》放弃了小家的幸福,黄花岗起义的枪声点燃了民主的微光;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医生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甚至生命,祖国才终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放。抗,也许舍弃了微小而短暂的个人幸福,但守护的是珍贵而永恒的众人之福。

梭罗说过,“构成一个生命特殊性的,并不是他对于本能的顺从,而是他对于本能的反抗”,也许荒诞、腐朽与贪婪依然存在,但历史会记得那轰轰烈烈的抗争,未来也不断会有人站出来反抗黑暗,不惜牺牲“幸福”以换取“幸福”。

 

将人生艺术化,将生活情趣化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高一(8)班  杨倩

初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初步领略了美学中的“美感”为何物,学着去以科学方法发现美、欣赏美、探究美。而今再读,仿佛又有了新的感受,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人要有出示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过好人生。

跟着先生谈美,不是艰难晦涩的,先生会用朴实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栩栩如生的抽象世界。例如,在论述艺术的不同哲学,他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那里都会先翻译成具体的物象,然后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物象才能触发深切的情感。“贫富不均”一词入耳时,总觉得比较抽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一副惊心动魄的画面。

先生曾经总结过:“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许多事情都保持好奇觉得有趣味;一种是情趣思维干枯的,生活无味也不知乐趣何在。然而,情感愈丰富,生活愈丰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味。拒绝做一个世俗的人,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汽车路,两旁景色极美,旁边便有这样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爱花草、爱孩子、爱书、爱自由……爱一切实体和精神层面上的美,意愿为此付出一生,关心他人和社会,反对不平等、不公正,用一己之力去反抗!朱光潜先生曾说:“人既然要有生命力,就要使他的生命力有用武之地,就要动,动就能发挥生命力,就感到舒畅;不动就感到闷,闷就是生命力被堵住,不得畅通,就感到愁苦。”

我相信,在每一位用心体验美的人心中,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倾诉给共鸣的外物,倾诉给其他更多的人。所以我们会读到先生的文章。想想王羲之笔下的字,郑板桥笔下的竹,巍峨的故宫,雄伟的长城,这些何尝不是创造者对自己体会到的美的一种倾诉,而我们在他们的倾诉中,也再一次领略到了美!

 

娱乐留下的

——读《娱乐至死》有感

高一(9)班  刘馨钰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舆论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如是说着。

娱乐性的、碎片化的、排斥思考与逻辑的,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莎士比亚曾言道“有一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电视的本质是娱乐,而习惯了电视的人们,在娱乐中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也无法锻炼自己的思维。所谓的热爱,所谓的娱乐,只会把我们领向精神的空虚。

如果这样,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在这个电子产品对于日常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的年代,我们都面临娱乐至死的风险。

但是娱乐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它的存在也从来不是为了让我们沉沦。

作者认为,任何方面的内容通过电视呈现给观众,最终都只会走向娱乐,教育与电视娱乐背道而驰。我承认教育是严肃的,电视是娱乐的。但真的如此吗?思及此,我想到了是我国的《朗读者》、《国家宝藏》、《开讲了》这样的节目,同样走向了可悲的结局吗?

我觉得并不完全是,我认为这些节目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一样以娱乐的形式,却有不一样的结果。我们能在欢笑中增长知识,体悟生活,感知世界。我至少能够感受到中国山水的魅力与情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至少能在迷茫看不清前路,听一听别人的故事,看一看别人的生活,给我心灵以一点点温暖的慰藉,那么一点点的努力,那么一点点的热血和那么一点点的冲动,多一点点将这些启迪和鼓励付诸于实践的可能……

娱乐应该是对人们有利的,能开拓视野的,能拥有理性的,能有所收获的。

其实,我们身嘶力竭所追捧的娱乐会不会亲手葬送自己,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娱乐能提升我们,也能毁灭我们。我们所拥有的,不应该是盲目的欢乐,还要能够在娱乐中获得新的启迪,引发新的思考。

我们从不反对适度娱乐,只是娱乐除了笑声之外,还应该留下些什么。

那些留下的,绝不是空虚和麻木,绝不是沉沦与痴狂,也绝不是在幻想中不自知地毁灭……

那些留下的,应该是不断的进步,理性的思维,深刻的真理……

那些留下的,得以激发人们对求知的渴望,对现实的反思,对真理的追寻。

 

浪漫与慈悲,理想与成长

——读《慈悲与玫瑰》有感

高一(10)班  张茗雅

“把空间留给世界,把时间留给自己。”《慈悲与玫瑰》,审视社会,回归内心。有太多的孤军奋战者,披荆斩棘,为了憧憬头破血流,却总遭他人的言语。这本书,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在这里,西西弗斯式徒劳是幸福的,欢乐与痛苦,就如一草一木,平等且珍重。

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会芳香如故。”玫瑰,寓意着爱与美的事物,总能给人以浪漫与纯情之意,“玫瑰”本身即浪漫,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个名字而变得浪漫,只要生活是美好的,未必一定要用玫瑰来描绘它。安杰勒斯·西莱修斯曾说:“玫瑰是没有理由的。”没有理由的爱与没有理由的浪漫,这才是美好的真谛,不强求,不刻意,自然至上。

“当一个人对所爱的人或未竟的事业抱有一份责任心,他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当今社会,多少青年,因为一点小事,辗转反侧,数夜难眠,甚至因此终结自己的生命。人生短暂,此举何苦?为所爱之人,为所爱之事,哪怕头破血流,孤独寂寞,有又何苦?心怀一份对所有事物的恭敬,心怀热忱与责任,珍视生命,才是最好,无所谓功绩,但求问心无愧。

“面包与马戏的问题解决了,而我还想要玫瑰与星辰。”生计为本,忙忙碌碌,应酬奉承,商业鼓吹,世俗早已冲昏了世人的头脑,又有多少人真正想过理想与幸福的真谛?那种纯粹的,热衷的爱,是否早已被大多数人甩在脑后?“玫瑰”即美好,“星辰”即梦想与未来,大胆追求爱与理想,才应该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而非畏手畏脚,低头迎合。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遇见理想中的自己。”“成长”一词,无论是家人之间的日常闲谈,还是主客之间的尴尬话题,抑或是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关切,总是被人们挂在嘴边。何为成长,是为追求理想,在磨砺中不断进化自身,在摧残中毅然挺立,此为成长,人生漫漫,是不断与不同阶段的自己遇见,而成长,便是遇见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

怀着一颗慈悲之心,乐观地看待一切,美好与理想是最终目标,当下青年,当积极看世界,积极看自己。

 

《娱乐至死》读后感

高一(11)班  季姞羽

有两种死法:奥威尔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梅恨;赫胥黎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热爱。当然,此“死”非实死,却比生命体的凋亡而更具杀伤力,我更愿意看作是文化的枯竭、思考的停止。

当紧密的逻辑、严肃独立的思考隐匿于纷繁世界,当人们义无反顾地扔下书本,投身互联网时代,精神即死亡,即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死于自己所热爱,即娱乐至死。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新闻、体育、教育事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根乐至死的物种。

这就是《娱乐至死》想要告诉我们的,人们终将毁于他所热爱。

全书以时间为序,由印刷机到电报、摄影再到电视,社会由“阐释时代”到“躲猫猫的世界”再到“娱乐时代”,这是技术的发展影响导致时代转变的过程。恰也证了作者“谋介即隐喻”的观点,人们选择的技术,决定了我们的结局。

印刷机盛兴时期,即以书本获取信息的时代,人们通过阅读,通过独立深刻的思考,利用充满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来处理这些信息。那是一个理性、拥有独立思考的时代。随着第一台电报机的出现,信息的交流终于突破了空间的阻碍,信息获取范围由狭隘的身边,猛然扩展到全球各地,信息量陡加。人们所接触的信息越广,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干预也就更密切,生活方式及时代也就有所转变。随着到图片化信息出现,一张照片、一段瞬时性的剪影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到人们面前,代替了人们对信息全过程的了解及思维构造,思维像是在相机被摁下的那一刻中断了,思考停止了,眼前这一刹即为所拥一切。

可怕的是,变更仍在继续,电视出现了,人们进入了娱乐时代,当“信息更迅速”与“思维中断化”两点叠加,思考彻底消失了,信息一步步简单化,它逐渐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真理被掩埋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文化逐渐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

然而,起杀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娱乐时代的愈演愈烈其问题本质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人性中对娱乐的渴求和需要,是人性的欲望导致了这一切。因此,需作出的改变,不是手段的干预,不是对技术发展的遏制。社会,应以教育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独立人格的追寻、对理性思考的培养,以养成理解信息的习惯。以教育的手段遏制无意义的娱乐、以精神层次的不断深入改变社会盲目庸俗的风气。

只有唤醒人们内心最深层次对理性思考的渴望,对认知的追寻,文化才能保有一条活路。

 

 

矛盾底色下的“情、理、欲”

——《牡丹亭》读书报告

高一(12)班  陈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汤显祖《牡丹亭》序言中的题词。

《牡丹亭》借杜丽娘还魂之故事,颂纯粹之情爱,抨击对民众思想垄断的封建道德礼教,这一点,实为难能可贵。然撇开“不一样烟火”的主旨,暂且不言,就本文的矛盾架构底色,就值得人细品一番。

当矛盾架构于自由、爱情与礼教之间,人便从书中出走,完成个性化的形象绘就。例如,杜母虽知女儿杜丽娘所患为相思之疾,“欲去其疾,当溯其源,给其方”,然,她却宁看杜丽娘抑郁而亡,追其原因,便是始终横亘于其心的封建礼教作祟,于是,在所谓轰轰烈烈的情爱故事中,母性外衣下的她,活成了一个被封建礼教提线的木偶。然而也正是这种“冷”色调下的矛盾,让杜母的形象丰感起来。

再来看杜丽娘,矛盾亦是构架其形象呈现的底色调。其为情而死,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但她在梦中与柳梦梅行呐云雨之事,但在现实中却时刻恪守伦理,与柳梦梅谈论婚姻大事时保持理智分析,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又显示出一点的理性自律,兼具至情至性与理性的思考,这让杜丽娘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不至于太过高雅,也不至于太过俗气。我认为杜丽娘是许许多多普通人的代表,他们追求欲望的解放,也讲求一定的理性与自律,即一种真实简朴的自然人性。

倘若无“还魂”一事,杜丽娘为情而死后就无法复生,那么汤显祖所言的“至情”就不成立了。从现实角度看,人死而不能复生,“还魂”其实是不合常理的。但是,作者想表达自己之“理”的愿望太强烈了,便找来一个迷信的说法让结局圆满。“情、理”的矛盾冲突中,“还魂”情节更具备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其实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结局相似,男女主角最终都以不同的形式团聚。作者通过这样的满是“情”的文学艺术来表达自己的认可奉行的“理”。作者汤显祖受到“左派王学”的影响,抨击程朱理学,怀疑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

书中杜丽娘的父亲杜宝更是一位“存天理,灭人欲”理法教条忠实的奉行者。这种教条或许对于杜宝这样一个为官之儒来说适用,但对杜丽娘这样一个青年女子来说却是灭顶之灾。淡化即为强化,强化下的“欲”被更赤化的呈现。情感之欲,肉体之欲,物质之欲……这些欲望的本质都是人内心深处的贪恋之思。杜丽娘年方二八,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情爱之欲正盛。此时强行压制着她的情欲,无疑会使她抑郁成疾。杜丽娘抑郁成疾的原因其实不止如此,她将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倾力投入在一个梦中的人身上,这一梦中人是否真实存在,不得知。可以说,杜丽娘投送情爱的对象,恰恰是一个“虚无”。一个“虚无”的理想爱人!一个“虚无”的完美爱情!这便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尖锐矛盾是底色,“情、理、欲”多重交织,故事于是不再是故事,它在世人的喟叹里,完成了其艺术的独创。

观《牡丹亭》,矛盾底色下的“情、理、欲”,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味。社会对于自由爱情的态度是无比冰冷的,杜柳二人对于爱情是无比炙热与纯粹的,情热烈如火、理悲冷胜冰,欲难以克制。《牡丹亭》借助生动的笔触,将这三者的矛盾与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文学作品的极高境界,也是超脱时代,空间,社会的理解,带给我们的深思与感悟。

 

 

清醒与沉沦的平衡点

——读《娱乐至死》有感

高一(13)班  黄筱雅

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根源是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口口相传了解身边的信息,现在却可以足不出户掌握天下事。5G时代源源不断带来娱乐八卦,互联网企业费尽心思让用户沉迷。而今的社会媒介信息大爆炸,于是带来了信息无用化。

什么是娱乐至死?总结来说,就是现代媒介制造的愉悦感将会埋葬人类文化。

尼尔波兹曼指出,从口语到文字的媒介转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而文字到电视的二次转化是一次灾难,我不认为他否定了大众传媒对人类生活的积极意义。他思虑的重点在于娱乐已经成为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成为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从新闻到政治,甚至于宗教活动,都以娱乐形式表现,旨在全心全意娱乐观众。

问题恰恰在于,娱乐可以麻痹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多的人也都清醒着沉沦。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波信息通过图像声音倾倒给人们,受众者还未进行自己的思考,另一波信息又倾倒下来逼迫人们接受。我觉得这种情形实质就是思考的碎片化。人们不停接受,却不曾产生任何更深层次可推论性的东西。阅读八卦娱乐的愉悦感以及获取信息是思考过的虚假意识却让人们心甘情愿沦为娱乐的附庸。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一种深刻预见。我们正处在他描述的世界里,一个信息和行动比完全失调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代都聪明,也比任何时代都轻飘。

书中有一句话很是玩味“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生活中抽离出来,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是人类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我以前不太懂芒福德“钟表被发明出来后,人类生活里就没了永恒。”一言,联系在一起很有意思:娱乐媒介分割了永恒,具体化了抽象的生活,于是一切都不可怕了,当然就都不可敬了。分秒的概念更像一个自以为的小聪明,正如碎片化的娱乐,将自我困在了随时可能丧失信仰的局限里,割断了精神脐带。

当然,究其本因,错误不在“娱乐至死”,在于我们。我们很少思考信息背后所携带的价值,而丢失了清醒与沉沦的平衡点。

信息是一艘渡人的船,飘摇,晃荡,有趣,同时乏味,冗长,平静。娱乐带来效益还是灾难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平衡点定在哪里。

马歇尔说“媒介及信息”,说到底是一种手段,是当今娱乐风气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不当地将平衡点推向沉沦的那一边,于是社会朝着“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喝”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一点点的丧失历史视角,在缓而不自知的步伐里淡化自我。沉沦在娱乐之中,欲望不断伸张。

哲学上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思考。当“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这个世界又会多么可悲。

波兹曼在书中用赫胥黎的预言警示我们娱乐正在主导我们的文化。

我们可能真的会清醒着沉沦,明白着走失。

 

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高一(14)班  刘婷

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宛似无数厚鑫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眼着,透过窗户凝视那树叶缝隙透进的蓝色,空白的题目上覆盖着纷沓游移的叶影。

我忆起了那天枝间聒噪的蝉鸣:无法主动举起提问的手,只会被蝉鸣覆盖的声音。为何连问一道题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害怕坦露出一道题的不解,就是愚蠢。所以我选择了一次次妥协、放弃,直到最后只剩下一抹白和心中对过往的桎梏。

心像泛着沼气的沼泽,恶臭腐烂。那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闪着莹莹微光,我轻轻翻开书页,携着娟娟墨香,走进了那个世界……

叠嶂的山坡禁锢着女孩塔拉,她的童年由废铜烂铁筑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而她却也认为,父亲所说的不上学不就医是合理的了。

心中似有一潭波光粼粼的水绻起涟漪:我的身边也充斥着这样的声音,对那些敢于提问的人的质疑不屑的声音,我接受了,心也便困在这牢笼里了。我和塔拉似乎都在承受群体压力,而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十七岁的塔拉选择挣脱,她以教育为翼,用十年从一个未曾上过学的女孩到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她终于飞出来了,而总有些畸形的观念和习惯并没有烟消云散,它们仍然是枷锁禁锢着她,她无法接受过去也无法面向未来,晶莹的泪珠淌在塔拉的手背上,我似乎在抽噎的塔拉身旁看到了一样蜷缩在角落的我:主动提问并不丢人,我心里明白,但我似无法冲破桎梏,无法走出过往苦痛的创口,所谓好学生的定义,所谓自负的聪明,像炼狱一样囚禁着我。……

一段文字穿越了点点沧桑走进了我的内心: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的真实模样。

心中那块疙瘩似一下平整了,既然无法舍弃那苦痛的创口,就在那苦痛的创口开朵花吧。雪莱曾说:“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接纳自己的过去,才能真正地拥抱未来!而提问也不是愚蠢,对真理的不求才是真正的愚蠢……

那天的阳光,使每一株草都如翡翠繁生,在土地上写着明日之诗,诗章湛蓝一如海洋,伴随着那聒噪喧阗的蝉鸣,塔拉从精神的奴役中解封出来,她离开了束缚她的那座大山,她真正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不是父亲的,不是上帝的她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我似乎看到了我的身影与她相互重合:我高高举起手,洪亮的提问声盖过了蝉鸣,盖过了质疑,打破了定义!我接纳了自己的过去,正真地发声,不是内心的思前顾后,不是低声的嘟囔,踟蹰不前……

书里有个我,我们在那偏见桎梏中成长,曾一样经历过迷茫,一样忘记不了过往,却都在那苦痛的创口开了一朵花,一朵倔强坚韧敢于冲破的花……

 

手执玫瑰,拥抱慈悲

——读《慈悲与玫瑰》有感

高一(15)班  周鑫语

是夜,窗外寂静的天空中没有月亮,余一点银砾,以微光拂照万家灯火,我凝视着那枚孤星,长久才移开目光。书桌上,台灯亮起,光芒温馨,似荷叶上晶莹圆润的珍珠。灯下,我摩挲着光洁的封面,而后,缓缓地将书籍翻开——

《慈悲与玫瑰》,一本写给孤军奋战者的书。作者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幸福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由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着手,为人类寻求答案。在有关苦难与荒诞的态度上,本书对个体的境遇充满了温柔的同情。熊培云认为痛苦与欢乐有着相同的重量,它们都是人类命运花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眼中,当活着的人看见活着,他便能推动空中的玫瑰。而真正的慈悲,不仅仅是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平淡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汹涌而深沉的情感几乎将我吞没。它轻而易举地闯入我心中柔软的一角,也解开了不少我多年的困惑。我甚至听见胸腔内有力的心跳,血管中的血液在激情奔涌。

没错,我是子女,是学生,是朋友。而最根本的——我得先是我自己。我迷失于人群,随人群而痛苦,而匆忙,而愤世嫉俗,而误把群体当成个人的一切。诚然,个体离不开集体,也应当为集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但个体绝不能成为集体的傀儡:“无私心既无功德”、“唯有你与你自己共度一生”、“孤独才是人生的真相”……只有当我们学会当好自己,深爱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他人奉献。

以自己的名义,我将融入这剧烈斗争的世界,要在那个战场上孤军奋战,却不会变得麻木不仁。通向终点的道路注定崎岖不平,但踏上旅途的那一刻起。我便决心面对一切坎坷,生如逆旅,人们皆在凡尘,都有各自的私心,各自的目标,各自的苦恼。聚散离别,孤独永存。可正如作者所言:“即使是在最孤独的时候,人总还是可以回到内心,找回自己独一无二的宇宙。”人生算是一场灾难中的自救,我们要以美将自己从蛮荒中救出,以爱将自己与他人从孤独中拯救。在嘈杂的世界中,坚守内心之美,才能不断遇见理想中的自己。

幼年时,父母为我筑起避风港,我在港湾中不知苦难为何物。如今年岁渐长,我必须越来越贴近世界,看见欢乐,看见悲愁。终有一日,我要独自远航,愿我不会被险恶的风浪击倒,历尽千帆,不忘来时的慈悲与方向。

致敬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愿你我都能手执玫瑰,拥慈悲入怀。

 

走出娱乐时代

——读《娱乐至死》有感

高一(16)班 解佳宁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初度这句话,我是感到困惑的,为什么人会被热爱的东西毁灭?但随着纸页翻动,思维渐深,作者尼尔波兹曼立足时代背景下的犀利笔触与精炼表达,使我渐渐明白,亦陷入沉思—时代在进步,亦是在轮回。

20世纪后半叶,电视媒体“天将”美国,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正如今天的互联网。而其极具娱乐化、碎片化的表达如蛀虫深入神经,日渐吞噬掉人们的洞察力、思考力、思维深度……大众变成了一群娱乐至死的人。

人的天性是娱乐。惰性使他们“躺平”“摆烂”,不思进取;浮躁使他们更喜欢浏览快捷的网络信息,而并非阅读纸质书籍;愚笨又使他们意识不到自身的懒惰与浮躁,只是盲目在娱乐时代疯狂地进行最后的沉沦与狂舞—不止是人们自身发展,时代文明都将停滞不前。“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们没有时间去传播真理,或者无法找到轻信的观众接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忧愁与无奈。然,书中故事已至尾声,却像有一种神奇的宿命使然,将20世纪与21世纪紧密勾连。现如今,新的媒体取代了电视,人们的狂热却未曾停止。有多少人正沉迷游戏、小说、动漫、短视频,在网络世界的欢愉成瘾与现实生活的郁闷堕落中苦苦挣扎呢?但残酷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更没有时空回溯,重开人生的技能,千万亿数据的尽头,等待着你的只有无尽深渊。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我”,把醉者从深渊拉出来,如果没有那个人,我们就做那个人;如果无人帮忙,那我们就“自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考是最能让人冷静下来的方法,只有思考,才能保持理性;只有思考,方能辨别是非黑白;只有思考,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坚守本心,不忘初心,走出一条繁花似锦的道路,拥有一方蔚蓝纯净的天空。

我们也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颗容纳万象的心灵,这热闹美好的人间,有那么美的风景值得驻足,有那么多的人们值得留恋,这才是人间烟火之美。只有触碰到温暖的风,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我们才算真正地活着。我们才有活着的理由;而虚拟世界,娱乐时代皆是些冷冰冰、没有任何生命的事物,并不值得文明因此亭楼。

让我们走出娱乐时代,向前发展吧!

 

娱乐至死

十创(1)班  马宸琳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题记

一切都在向娱乐化靠拢。当代娱乐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体育,商业,新闻,乃至政治,宗教似乎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都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在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美国社会也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藏藏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一步步迈向了娱乐时代。

娱乐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三十年前发生在美国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的重复上演,只不过横行的不再是电视,而变成了我们的手机。可是不管怎么变,每天都是被各种电子屏幕占据。从整块的时间到碎片化的时间,填充其中的皆是各样形态的娱乐内容。图像化的世界,细碎且杂乱,纷纷繁繁的东西忽的进入你的视线,又不知在什么时刻突然消失,没有连续性,更没有意义。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性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再彼此交流思想,人们彼此交流图像……

但换个角度来说,毁掉我们的或许不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是我们彼此的人性。媒介只是娱乐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人性对娱乐的渴望和需求才最终导致了人们为娱乐生活买单。人类总是这样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向欲望妥协,就是向娱乐过渡。媒介不是杀人凶手,起杀心的是人而不是刀。

人类的贪婪欲望持续扩张,懒惰逐步蔓延,新的发明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便利。这种程度愈演愈烈,人类正变着法儿满足人性欲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传统文字搁浅海岸,《娱乐至死》便如同那海浪一般,一击一击强有力地拍打着,渴望其回归大海。我们所要做的是拾起过去,放下娱乐,走向生活。

不要毁于我们所痴迷的娱乐,这是一种舍弃,这是一种回归,这更是一场对我们所有人人性的考验。娱乐生活体验即可,也愿娱乐至死成为缥缈。

 

我读《套中人》

十创(2)班  陈科宇

《套中人》(也译作《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创作于19世纪九十年代,是沙皇暴政最严重的时代之一。本篇文章以中学教师布尔金的叙述的方式展开,让情节更加贴近生活,显得真实可感。文章用了很多口语词,读来别有风味。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旨是对压迫人民、压抑人性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通过别林科夫描绘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与压抑的环境,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别林科夫是个孤僻、丝毫不敢逾矩的怪人。除此以外,他还有以下性格特质: 第一、谨小慎微。他“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思想藏在套子里”,担心被人举报;他对于上级的规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级没有说过允许的事情,他想尽办法避免,甚至连骑自行车这种小事他都认为有伤风化。这一点直接从侧面揭露了当时俄国的黑暗统治。第二、迷惘惶然。他总“赞美过去,赞美子虚乌有的东西”,这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没有真正的目标与方向,时刻担心会“出什么乱子”,因此惶惶不可终日。第三、阴郁颓废。他的脸常常十分憔悴,甚至“通宵做噩梦”;他太过看中别人对他的看法,有人给他作漫画调侃,他的心情沉重极了,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

别林科夫的“套子”分为两层:外在与精神,而精神上的“套子”是上级、政府发布的禁令与通告,其本质上是一个保护措施,保护他免遭祸事。这套子让他很难接近他人,这也是他快要结婚却显得愈发苍白消瘦,往套子里钻得更深的原因。别林科夫与瓦莲卡是被撮合的,并非真正的“爱”,或者说这种爱没能打开别林科夫的心扉。其中有一个细节:校长的老婆在剧院订包厢,瓦莲卡幸福无比,但是别林科夫却“像是被人用老虎钳从家里钳到剧院里来似的”。他就像一只寄居蟹被强行拉离自己的壳,自然无法像原来一样生活,结局也可想而知。

别林科夫不由得让我想起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小官员之死》中的人物切尔维亚科夫。他同样畏畏缩缩,由于唾沫溅到了将军身上而不断赔礼道歉,最终将军被惹烦将切尔维亚科夫赶了出去,这位小官员竟在忧惧当中死去了。诸如切尔维亚科夫、别林科夫以及《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都是当时沙皇统治下的极端产物,这些人为了自保“进化”出了一套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行事方式,变成了失去人性的“非人”,讽刺效果极强。

情节中有一处很明显的矛盾:别林科夫的性格与他“差点结了婚”的经历。这样的结果的最大成因是一群“旁人”的撮合。布尔金的一句话点破了他们的目的:“我们省的人只要一无聊就会生出点什么事来,只不过这都是不必要的、荒唐的事而已!这是因为有意义的事情根本没人去做。”他们做这些荒唐的事仅仅是为了消遣,并非对别林科夫的关心。生活为什么会无聊?还是得归结到沙皇的高压统治,导致人民畏畏缩缩,不敢逾矩,因此极多的娱乐活动无法从事,以至于人民开始干起了如此无意义的事情。甚至文章中还提到:“虽说我们那儿结婚都是出于寂寞、无聊,但这个多余而愚蠢的姻缘一定会缔结。”字里行间还是对沙皇统治的批判。